繽紛夏日,樂享假期。成都博物館自然科普即興戲劇工坊再度回歸!繼《神鳥歸來》《尋找治水神獸》兩場探尋古蜀文化與本土動物關系的劇目后,7月9日、10日,一場別開生面的《動物危機拯救大接力》即興兒童劇如約而至。這一次劇目帶著小朋友們面向世界,去關注由于人類活動造成的現代自然環境變化帶給動物們的影響。
在戲劇工坊里,小朋友們化身成了動物,他們或是非洲草原上面臨缺水困境的大象家族,或是棲息地縮小又食物緊缺的非洲獅群,或是極地里艱辛繁衍的帝企鵝們。他們會如何走出困境?又進行怎樣的演繹呢?在專業老師的引領下,這一切都交給了小朋友們自己去發揮。
非洲象家族
非洲獅家族
帝企鵝家族
首先,老師們會對小朋友們進行自然科普知識講解,帶領他們理解故事背景與角色特點,進行舞臺表演基礎訓練。
三位老師分別從科普故事、戲劇角色、表演演繹三個層次進行基礎培訓
小朋友認真聽講并熟悉自己的角色卡片與角色任務
小朋友對故事線索以及自己角色基本掌握后,老師們開始將大家分組,讓他們自由地發揮想象力,合作設計、創作角色的言語與動作,延續故事內容,豐滿角色形象。最后根據老師的指導,進行演出排練。
小朋友們分組設計創作角色語言、動作
小朋友們正在排練走臺
最令人激動的來了!一個個精心穿戴好的“非洲象”“非洲獅”“帝企鵝”,邁著自信滿滿地步伐走上了舞臺,它們“你來我往”“見招拆招”,在熱鬧的場景里用充滿童真的聲音與姿態演繹自然科普故事,傳達自然生態保護的主題。
象家族們湊在一起商量著尋水大事
象姥姥帶領著孩子們去尋找水源
捕獵歸來的非洲獅爸爸和非洲獅媽媽、寶寶們
可愛的小獅子們努力學習生存技能
企鵝媽媽給家中的企鵝爸爸和寶寶們帶來食物
眾企鵝正圍著剛孵出來的奇怪寶寶
最后,劇目在眾人的歡笑中落下了帷幕。在大家意猶未盡之余,老師們對小朋友的演出進行了點評。這群表演零基礎的小演員們在兒童劇中的表現都非常亮眼,各有特色!同時老師們也希望大家可以多多關注外界,細致地觀察身邊事物與人們,畢竟生活才是藝術的來源!
自然科普即興劇將自然科學與表演藝術的種子埋進小朋友的內心,在未來陽光與細雨的培育下,也許這顆種子會生長成蒼天大樹,彰顯別樣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