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 | 從談“毒”色變到探索利用,一場病毒展如何引發觀眾對未來的思考
弘博網2020-04-09
2月21日,上??萍拣^發布關于病毒主題科普展的征集公告,并擬策劃以“舞動的幽靈:新冠啟示錄”為題的病毒科普展。如今,一個多月過去了,展覽籌備如何了呢?
弘博網2020-04-09
2月21日,上??萍拣^發布關于病毒主題科普展的征集公告,并擬策劃以“舞動的幽靈:新冠啟示錄”為題的病毒科普展。如今,一個多月過去了,展覽籌備如何了呢?
弘博網2020-02-25
來自天津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考古文博系碩士研究生導師陳晨基于自身實踐與思考,提出了博物館研學體系的概念,并與弘博網分享了他對于構建博物館研學體系的思考。
弘博網2020-02-02
在國絲館還處于新館改擴建階段之前,也就是趙豐館長的“至暗時刻”,他一方面作為學術帶頭人深耕科研領域,另一方面他尋求廣泛的跨界合作。而這些都為現在國絲館的運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弘博網2020-02-02
本期就圍繞“錢從哪兒來?人從哪兒來”的話題,采訪了中國絲綢博物館的趙豐館長,他給出的核心秘密武器是“一切都圍繞著品牌(IP)建設”。但品牌定位要如何做,品牌建設的周期和節點如何,品牌的理念又該如何貫徹到日常工作中?這些卻不是紙上得來的,它需要數十年的堅持、耐心和積累,對時機的精準把握并且積極尋求外部合作。
弘博網2020-02-01
那么在傳統印象之外“秦”又有怎樣的獨特性格?相似的故事又有哪些不同的詮釋方式?觀眾是否真的看懂了策展團隊的表達呢?對此,弘博網有幸采訪到陜西歷史博物館館長、秦陵博物院院長侯寧彬,策展人彭文及形式設計師程乾寧,了解了更多展覽背后的設計、思考與實踐。